当前位置:首页 > 情感课堂

智库专家牟岱访谈:担当智库高水平发展的高校使命

发布时间: 2024-12-10 20:27:00 | 作者: 情感课堂|

  月中旬的一天清晨,三好街面上车流如织,喧闹不已。一门之隔的鲁美大门北侧的咖啡馆内,温馨而宁静,牟岱老师坐在我们对面,精神饱满,微笑畅谈,其实当天牟岱老师身体不适,却依然准时如约而至。

  作为我国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和智库专家,牟岱老师一直深耕于我国和辽宁省经济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研究和智库建设,对智库建设和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有着深入持久的实证研究,为新时代国家智库建设和高校智库建设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众所周知,国内高校智库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各个学校重视程度不同,智库建设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对此我们对牟岱老师就高校智库建设及相关话题进行了专访,牟岱老师针对这一主题发表的独到见解。

  以下专访内容反映了牟岱老师从智库建设的角度对国家战略及社会建设的深刻思考,为艺术院校的智库建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指明了发展趋势。期望这次专访所涉及的内容能回应对智库建设关注的读者一直关心的问题,让我们更好地投入到高校智库建设中去。

  【采访者】鲁迅美术学院《艺术工作》编辑王秋凡(文中简称王)、鲁迅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学院副院长祝军(文中简称祝)

  【受访者】牟岱, 辽宁社会科学院二级研究员、博导,辽宁省政府文史馆馆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领军人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首批文化名家、全国“四个一批人才”,辽宁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华中科技大学、福州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等十余所大学的特聘智库专家(文中简称牟)。

  王: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实施并完成了智库建设,那么高校智库建设的状况如何?有哪些特点?

  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强调提出新型智库建设之后,高校智库建设已经达成发展共识。各个院校都在通过你自己的特长研究的积累和长期所关注的一些问题以及领军人才团队来建立自己的特色智库。国家已经评选出三十几个国家重点智库,各省都评出了省级的重点智库。辽宁省也评出七十多个省级的重点智库。其中很多都是高校智库,这表明高校智库建设这项工作已经深入推广,并且取得一定的成效,至少高校都有自己的专业智库了。有的学校有两个,个别学校甚至有可能高达五十多个,且都有一定智库成果。很多高校提交的研究报告通过诸多途径报送给各级政府,并获得了相关领导的批示和采用,甚至有的地方院校获得了的批示,这都是智库研究目前为止取得的很明显的成效。新型智库的制度建设也有极大的改观,激励机制也相应建立起来。

  牟:党的二十大以后,国家重点强调的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高质量发展是我们下一步的主题,也是时代主题、国家的战略主题,这就面临着所有的领域都要实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什么是智库建设的高水平发展?我们建立高校智库首先得明确这样的一个问题,或者说高水平发展的标准是什么?这是摆在智库发展眼前的一个急迫的问题、严峻的问题,因为涉及到今后高校智库发展提质上档的发展问题。

  牟:为了推动智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目前普遍采用了成立智库联盟的做法,把同类的高校或各类高校智库资源整合一起,从宏观上加以指导,统一开展智库研究工作,并通过部署一些智库课题引导高校智库和学校研究人员开展智库研究,增强智库研究工作的针对性和精准性。在此基础上,下一步高校智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面临一个核心问题就是智库联盟如何从总体上引导高校和老师的智库工作进入高水平发展的新阶段。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是智库研究的总目标,新型智库建设必须朝这个方向努力,不会因为个别院校对智库研究工作缺乏深刻认识而受影响。智库的高水平发展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操问题,详细智库研究评价指标体系需要时间总结形成。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情况看,新型智库已形成了高水平发展的一些标准和要求,其中首要一条就是高校智库必须发挥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的六大功能,并追求智库研究被决策采用而形成的六大效益: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外交效益、党建效益,智库的作用甚至不止这几个方面。高校智库围绕这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就能改变高校单纯搞学科建设而忽视学科建设后如何围绕决策咨询发挥高校的作用。高校智库高质量首先是要服务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咨询服务工作。围绕国家五位一体建设发展的需要,瞄准国家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方面的一些重大布局、重大问题开展咨政建设工作。

  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高校智库要直面我们国家发展面临的国内和国际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在破解发展问题方面拿出可操作性的对策,以服务大局和战略发展需要为学术研究的使命。高校智库实现高水平发展的第二个标准就是研究成果要转化为生产力,也就是研究报告得能带来巨大的推动发展的实际作用。 智库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就是智库成果转化为实际效益,将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还有其他方面效益,例如,民生效益,文化效应,党建效应,生态效益、外交效益,等等,从文本和文案变成生产力,推动发展。

  正如鲁迅美术学院属于艺术文化领域院校,在国家文化发展问题上建言献策,特别是在国际艺术领域获得了很多设计大奖,这就在国际上实现了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好中国形象,也是为中国现代文明贡献文化支撑等等类似智库研究,这是能够实现文化传承和捍卫国家文化主权以及外交利益的,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属于转化为推动国家文化发展的效应作用了。由此涉及一个智库高质量发展问题,例如,国家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各级政府在落实过程中如果不解决好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国家有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政策,各级政府在落实过程中如果不解决好资金,保障性住房建设就等于是落空的事。

  关于这方面的智库研究报告提出了解决的方案,例如围绕保障性住房建设项目搭建一个社会融资平台,国家投入撬动资金,其他方面也投入各类资金,这样就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融资平台,把国家需要解决的保障性住房建设资金落到实处,这个建议带来非常大的经济效益,全国各省保障性住房是普遍问题,通过建议提出搭建这样一个融资平台就能解决几千个亿资金缺口问题,形成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民生效益。所以,批示之后落实批示转化为巨大的效益,这才是智库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应该追求的目标。高校智库建设的初期,

  很多高校都在盲目地追求批示数量和批示的级别,忽视批示成果的实际效益的转化,忽视了追求质量。所以,追求批示质量,批示之后进入决策,产生巨大的生产力,产生各种效益,或者维护国家巨大的利益,形成国家发展战略,这是智库高质量发展的一个质量标志,它表明人文科学也好,艺术科学也好,是能够真正形成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推动和变革的,也就是说智库型的大学真正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这才是新时代智库高质量发展应该具有的业态。所以我觉得智库高质量发展首先必须解决按照新发展理念形成的智库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问题。

  牟:从前阶段高校智库发展的现状看,高校智库发展取得了很多成就,也存在一些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下一步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应该针对以下问题做好完善工作。其中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最关键的就是应该解决专业化智库机构的独立性问题,智库不能是附庸和附属机构,不是随便的一个概念化的研究中心,而应该是一个独立发展的机构。国家也要求智库必须是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有智库领军人才和研究团队,专门的研究方向,专门的研究经费,要有自己的专业数据库。

  目前高校的智库都是大学的附属机构,是附属在大学里或者大学某个部门,改一下名称叫智库,或者成立一个虚设机构,或者是内设机构。从长远发展的需要看,这种做法,第一不符合国家的要求,第二不符合国际惯例,第三无法实现国际智库的交往需要。国际上,智库都是独立第三方,不能作为某个部门的附属机构,附属机构就不是第三方。现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智库都是独立的机构,独立的法人,独立机构才能成为第三人,站在第三者立场来发声,体现公平和科学的立场。

  所以,智库建设需要成为独立法人机构,要有独立的一套专职专业研究团队(多种专业人才构成),每年都有独立的经费,独立的专业研究方向和选题,应是一个严肃、严谨的专门研究机构,不能兼职捎带着干智库工作。前期的高校智库的发展,大部分都是把智库作为副业工作。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再初级阶段就得以科学认真的态度开展这项研究工作,主动担当地肩负起国家的战略任务,打造权威的专业智库和智库团队。

  其次,高校智库要高质量发展,必须建立一套完备的智库建设和智库研究工作的科学评价体系。目前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完备的学科建设和评价体系,但是大多数高校的智库建设工作没有科学系统的智库评价体系,没有智库建设评价体系就面临智库研究工作和智库研究成果如何科学地评价的问题,以及智库的研究成果怎么衡量,智库的从业人员职称怎么评定,智库的研究经费怎么确定等一系列问题。

  智库本来是个专门的专业研究机构,它不参与教学,从业人员是评教学系列职称还是评研究系列职称?智库做的是研究工作,研究工作的成果怎么量化,怎么评定?另外搞教学的人开展教学成果量化之一就是按课时量来计算,智库从业人员一年考核是否过关按什么来算?应该有一套完备的智库研究评价体系,有了这套评价体系才能保障高校智库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所以,高校智库建设必须有一个长期稳定的评价制度,才能形成新型智库发展的长效机制,才能推动高校智库向着既定方向健康发展。高校讲学科建设,学科建设完备之后应该主要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因此,学科建设只是开展智库建设的基础。

  目前,全国这么多学科建设都挺完备的,这些完备的学科得进一步发挥专业化作用,为国家服务,为国计民生服务,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战略发展和决策咨询服务。此外,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还需要陆续解决智库经费使用、智库人员劳酬、智库成果购买服务以及智库成果的知识产权等方面的问题,但是,上述提到的两个高质量发展问题目前是制约高校智库高质量发展比较突出的问题。

  王:智库建设需要投入一定资金,建立起激励的机制,鼓励大家在智库发展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可能别的学校也做到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在这方面做一个表率?

  牟:鲁迅美术学院(以下简称鲁美)目前拥有自己的专业智库,取得了很多智库研究成果,很多研究获得了国际大奖,还有智库研究成果的后期资助机制,等等,这一切表明“鲁美”作为专业化艺术院校在智库建设方面成就突出且有专业特色。我在全国各地的一些高校做过走访和调研,各个院校都在想办法建设自己的特色智库,我也为很多高校设计了智库研究机构,培训了智库研究团队,研究确立了智库研究方向和一些智库研究选题,确定智库今后的发展目标和专业特色,绝大多数高校都高度重视新型智库建设工作,也都有一定的智库研究经费支持。

  有些高校的智库成果后期奖励幅度很大的,并且每年都有自己校内拟定的智库课题。这些方面“鲁美”都做到了,校内也建立了智库课题,并从大家申报的各级智库课题当中遴选出优秀课题列为校内的智库课题,校内优秀的课题智库成果也有渠道报给相关各级政府部门,特别是每个智库课题都有一定的专项经费支撑。本校学者的智库成果获得批示采用之后,奖励机制也很健全。特别是“鲁美”的智库研究成果有些能在国际上获得大奖,这是当前高校智库建设中不多见的成效。这些做法都表明“鲁美”作为一个艺术专业院校在新型智库建设方面已经具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了。

  牟:各个高校一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稳步推进新型智库建设工作,推进力度量力而行,有的学校资金充足立项资助和奖励力度就大一点,评价体系和制度建设标准就高一些,经费资助多少固然重要,即使资助少也表明了发展智库的态度,说明激励机制建立了。激励机制的作用既可以体现在设立智库课题方面,也体现在智库研究成果奖励方面,更体现在智库调研的经费安排方面。所有这些方面,“鲁美”都做到了,特别是已有明确激励智库发展的一些举措、评价体系和考核指标,形成了推动智库科学发展的生态环境。

  牟:新型智库建设评价体系是一个需要基于智库建设实践深入探讨总结形成的科学评价体系。目前这个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国家对新型智库建设的要求,即新型智库应该符合8个方面的要求,例如,第一,新型智库要遵守国家法律。第二,有明确的研究方向。高校智库要建立什么智库,在哪个方面最擅长,就以这个强项做智库将来的研究发展方向。第三,要有领军人才和围绕领军人才搭建的团队。领军人才是如何确定,目前高校采用现有的一些人才做支撑,例如,“万人计划”专家或者是杰青,国务院体贴专家,或者中宣部的“四个一批”人才,或者是中组部的“哲学社会领军人才”,或者是 “艺术名家”甚至有教育部的长江学者,等等,以这样的领军人才为中心组织一个研究团队,但是得注意这些人是基于学科背景下选出来的学科代表领军人才,跟智库领军人才还不一样。在没有智库人才的情况下就得以这些人才为主按国家要求建智库领军人才和团队。

  第四,按照国家的要求有专项经费,研究什么问题得有相应的专项资金。第五,要有自己擅长专业长期的积累的数据库,不能说学校图书馆就是数据库。必须围绕研究的问题,与它相关的国内国外所有的资料都得输入进来,建立自己的专项专业数据库,然后还要有管理办法。智库管理办法不能跟学科管理办法一样,也不能跟教育机构管理办法一样。智库有自己的特点,要有自己的管理办法,还要有自己的智库的组织机构。

  国际上有个农业智库,拥有两千多人的智库队伍,并有自己是数据中心,其中有六七百人专门服务这个数据中心,两千多人的智库队伍构成人员包括有农业专业的,经济专业的,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社会学专业,还有心理学专业的。因为单纯研究农业问题属于纯理论问题,最终要出台农业政策,政策出台就变成社会问题,社会问题就有一个心理考量的问题,即出台的农业政策社会心理接受阈限得明确。所有专业化智库,不是大家理解的学科化智库,智库是需要多学科多专业的人共同完成一个要解决的人类问题、社会问题或者民生问题等等。 一个智库建设按学科划分那是不行的,他是按专业划分的,专业化智库建设需要配备各种专业化的人才。

  王:“鲁美”是东北三省唯一的美术专业院校,针对鲁美的资源优势,在智库建设发展上如何走出自己的道路?

  牟:这就涉及到了高校智库建设的特色问题了,这也是国家要求的新型智库建设的核心问题,即智库不能同质化发展,而要有自己的独特专业和知识产权产品。除了刚才提到的8条智库建设评价体系标准之外,其中还有一个智库国际化交流平台建设问题。新时代新型智库是国际化智库,必须要有智库自身的国际化交流平台和交流渠道,实现智库与国际智库的交流和互通有无,特别是实现智库知己知彼。新型智库建设评价标准整体上包括国家要求的8条外,还应该包括新时代新型特色智库的一个“新”的评价指标,即高校的新型智库的“新”体现在哪儿?得有些衡量指标。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智库的“特”体现在哪儿?也得有一些衡量指标。专业智库的“特”达到什么程度,全球第一,即全球范围内没人研究的问题,或者是全国第一,即全国范围内没人研究这个问题,如果区域性第一,那 “特”还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因为还有可能与其他区域的智库存在同质化发展问题和趋同化发展问题,新型智库的“特”不仅体现出中国特色,还要体现出独一无二的“特”色。

  王:您以前曾提到过保护古镇古村落,我们依据现有的资源把这些东西作为我们智库的专项研究,是不是能走出自己的“独”与“特”?

  牟:古村落数字化保护,留住乡愁,这完全可以是一个智库研究的选题方向。方向如果确定了,有自己的专业队伍和独特技术手段,那就是专业智库的独特领域,如果别人也能做,但是他做的没你好,规模上体量上也不如你,采集信息的手段上也不如你,你做的细,数据采点密集,分辨率高做的清晰,特别是采用数智化和元宇宙技术,比别人技术领先就决定了你的独特性。所以新型智库特色第一是选题有特色;第二是做的质量有特色;第三就是价值有特色。做完的东西别人一看这个程度谁也达不到;第四就是风格有特色,做完一看标志性的特征是“鲁美”的,不是别人的,这叫品牌特色。如果能把国家和地域的所有的古村落,所有有价值的古代的桥、塔、庙、道观等都数字化复制出来,这就是一项有价值的伟大工程。目前的智库没有这样系列制作的。

  王:听您讲完之后我觉得不能把我们的项目视野仅仅放在我们区域和地方,还是得放在全国或者国际大背景下来发掘智库建设特色。

  牟:新型智库建设必须坚持高站位、大格局和大视野。例如,我们关注的古村落的数字化复原保护问题,不是简单的一个利用数智化手段,艺术地呈现古村落的问题,更是实现了习说的留住乡愁的问题,也是为人类留住了历史文化记忆,为世界文明留住了人类遗产, 所以,数智化艺术呈现包含的内容和价值很丰富,把这个阐释清楚了就不是简单的一个复制再现问题了,而是在复制再现过程中把历史文化内涵展示出来,这不仅仅需要会设计的人才,更主要的是需要有懂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的人, 是把局部再现变成人类永久保存的问题,所以智库研究工作一定要有大格局。

  牟:目前智库联盟主要是管理智库和通过发布课题指导智库的研究工作,对智库建设的行政管理的作用发挥的比较突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同联盟成员之间的智库研究人力资源的配置,实现资源相互共享。但在研究选题和研究方向上,特别是研究特色上,智库联盟是不能共享,但可以互相按需支援。

  牟:肯定是,智库发展的初期阶段智库之间需要互相交流学习借鉴,一旦智库发展进入高质量成熟时期,智库就不是简单的互相资源共享的问题了,也不是学科建设的事,更不单是行政管理的事儿。作为独立发展的智库,自身需要在各个方面完整成熟,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方向、问题、特点、研究方法、研究团队,并且要面向自己选择的实际问题,例如,智库按照的要求要留住乡愁,要保住古村落,“鲁美”就可以利用你们数智技术的优势,把所有的古村落数字化和AI化,基于数字化或者是智能化构建再现场景,然后就以数智化方式把古村落保护起来。在对一个地区的古村落进行数字化过程中,通过调查研究和实地田野考察,就可以形成一个关于古村落现状和保护情况的智库报告,全域共有多少古村落,这些古村落什么状况,面临哪些问题,应该怎么保护;哪些古村落它代表了什么,有的古村落是最能代表哪个朝代的,哪些能够代表历史最悠久的村落等。一旦国家需要基础资料,用于保护和发展旅游线路,马上就能提供数据库和研究报告。

  以辽宁古村落旅游为例,辽宁具有丰富的古村落遗址,数字化后形成古村落数据库,想看唐代的古村落什么地方,看新石器时代的古村落就去沈阳新乐遗址或阜新查海遗址,8000年古村落聚落遗址到查海村看,7200年古村落到沈阳新乐看,5800年古村落到朝阳和内蒙的红山遗址看,青铜时代的遗址区和春秋战国时期的村落遗址到什么地方去看….这样就形成了固定的旅游线路了。一旦你们形成了这样专业化的高端智库,你们就自己有自己的特色和发展规划了。其他智库无法替代你们和进行互补发展,专业化智库都是唯一存在的独立体。

  牟:高质量建设新型智库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是像“鲁美”这样的高校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在为各级政府、社会和人民群众服务方面,“鲁美”的智库的介入服务作用很显著了,比如在国际设计领域、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城市规划设计、园林美化、服装设计、数智化艺术设计等等方面“鲁美”的专业智库团队都有所作为。另外在宣传红色文化方面也有独特作用,比如很多画家画抗联和抗战题材或者其他题材;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乡村美化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甚至在学雷锋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方面也很有特色,走在全国前列,这都是“鲁美”智库建设的特长。还有参与文物保护、动漫、AI的一些虚拟场景的建设,以及旅游场景数字化再现等方面,这都是“鲁美”智库的强项,在这些领域“鲁美”是有优势的。

  全国也有很多院校搞旅游研究和旅游规划,但是你们跟他们还是不一样,他们是理论研究,你们搞旅游有生动的艺术设计和数智化生成以及场景再现,专业化的具象的设计内容更易于被人接受和采纳,在理论设计的框架形成之后,把生动的场景设计进去补充理论后生成场景,这是独特的价值,别人替代不了。目前看“鲁美”在智库建设中的应用场景特别多,这就在于怎么好专业特长体现整合性作用,把所有的专业都调动起来,充分发挥每个智库成员的特长,发挥其能力和潜能,动员全校员工开展调查研究,从方法上突破智库建设,了解社会调研之后看看我们的智库都能做哪些专业研究,这将是智库潜能最大的释放。所以,智库高水平发展必须得把团队放到社会上去开展调查研究,深度了解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开展调查研究,大家不了解社会,也不知道社会需要,智库高水平发展失去方向性和针对性的。

  牟:核心问题还是要了解改革开放的实践,还得了解社会,了解社会持续健康发展面临的问题,哪些问题我们能解决,这样才能把专业所学的一技之长应用到社会需要当中去。在应用过程当中,对自身也是个校正和提升过程。做社会资政研究的过程当中,很多人做完之后回来都说有一个能力的提升和学术研究转变,特别感觉震撼,很多学者感觉到像以前单纯的做所谓是纯学术研究的做法太脱离社会世界了,并且不能带来社会效益。当一个学者写研究报告获得批示和采用,并到配合政府部门一起落实学者的一些建议想法的时候,他会有一种巨大的成就感,理论真正地转化为社会发展的生产力了

  祝:对外部世界进行调查,其实也是相当于对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的过程。这个认知是先从调查当中发现问题再寻求解决,还是我要先有一个问题,然后带着问题到社会环境当中去调查解决,哪种更适合?

  牟:这个没有固定的程序。有些人是带着问题去调查,有些人调研前一无所知,到社会上调研后发现一大堆问题,经过梳理和核查,有关专业人员立刻发现应该研究什么问题了,这是个双向反哺过程。目前智库研究最大的问题是去调研不容易和自己学的理论专业结合起来, 所以应该在调研中学会把自己理论专业和实际问题衔接起来,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对学者是一个挑战和提升过程。

  牟:现实问题都能与理论联系起来的,世界是处于普遍联系之中的。关键在于认知力和分辨力,融会贯通和触类旁通的水平。理从哪儿来,就是从实践当中论出来的,我们所有的理论当初都是从现实当中提升出来的,要是返回去说对不上了,那这个理论就没有意义。理论无法联系实际,那就是实践不到位,或者调研不到位,再就是有可能理论过时了。 真正总结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总结了实践发展规律的理论,返回实践当中是能够发挥指导实践作用的。

  牟:这个很正常,这个问题也是当前智库建设中大多数智库学者遇到的问题。从事智库研究需要具备多学科的综合能力和知识储备。这个就得慢慢积累。高校研究脱离社会长期做学科化研究,极端学科化发展导致很难与其他领域的学科发生关联。马克思早就讲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各个学科之间应该是普遍联系的,为了学科建设和自己的学科领地不能割断各个专业之间的普遍联系的。同时,这个问题也反映并涉及以往的学科建设没有和智库研究工作衔接起来,不接地气。 目前看,这种分化完全是人为造成的,应该从机制建设上促使基础学科研究走向智库研究,使两者衔接顺畅发展,实现学以致用。

  牟:实际上就是学科建设要明确建设完的学科究竟要干什么, 建设完的学科肯定是要为人类、国家、国民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即建设完的学科要向前再迈进一步,发挥完备学科的功能作用,为社会发展服务,这是学科建设的最终目的,如果这样确定学科建设,那就把学科建设和智库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了。

  牟:学科建设目标一定要与智库研究目标一致就能实现相互融合发展了。智库目标导向就是面向社会实际需要,直接解决社会发展问题。学科建设也好, 智库研究也好,目的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了服务社会发展,服务人类进步的。两者不矛盾的,就是研究目的和导向不一样而已,实际上是异曲同工的,是一个过程的两个阶段,学科建设注重夯实基础,智库研究注重发挥基础实力开展实际应用。 二者之所以出来了矛盾主要是因为过去我们过度强调学科建设, 忽视了智库研究,导致学科建设没有目标,不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导致智库研究没有根基,从最终服务社会发展的目的上把两者统一起来了,就是一个完整智力支撑过程的两个阶段。

  王:我觉得这是高校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现实发展问题。希望借助高质量智库建设工作能解决学科建设的新突破问题。

  牟:这是另一个问题,但是,智库高水平发展肯定是发展趋势,并且智库高水平发展始终是要具备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探索性、创新性、储备性等特点的,这种基于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研究发展态势,势必会倒逼学科建设发展的目的和宗旨的以及研究方法和方式问题。

  牟:智库高水平发展都有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在这一点上全国智库都是一样的。但是艺术类的院校智库高水平发展应该怎么搞,还是要基于自己的特长和积累开展深度服务政府和社会的智力支撑活动, 各种智库能够都独立存在,都是因为各自有各自的专长特色,互相不能替代的,即都具备非同质化特色的。

  牟:高水平发展智库是一个全新的学术发展方向,有的人说是它不是学术。实际上不然,没有任何学术积累,做不了智库研究工作的,基础研究功力过关的学者,才能发挥其学术积累功底实现“用”的功能,智库是围绕困扰人类、国家民族、社会发展的问题进行能力输出的, 能力输出解决问题的背后肯定是要有一个经验和知识储备体系做支撑的。

  牟:学校是负责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智库的制度设计和顶层设计的,顶层制度设计指引一个正确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去做。如果大部分人努力去做,一半以上的人都能做到,一两个人做不到也没关系,理论上希望大家都做智库,但是有的人不适合就做别的。国家还是希望高校的智库队伍都为国家、社会、百姓解决国计民生问题的,为这个国家进步发展做贡献。 所以制度设计上体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智库这个总要求,但保证每个人都有重要智库课题那不太可能。每年发布的智库研究课题太有限了。

  王:可不可以这么归纳,首先我们智库每年都出选题,有意向去做这方面研究的老师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加上日常生活的积累去设计选择一个方向,然后开始调研。

  牟:可以的。每年学校负责智库的部门向全校教师员工征集有500字或1000字论证的智库选题,选题上来看一下题目论证的怎么样,然后遴选留出10个,20个或40个……,确定资助方式,中标的老师就可以开展调查研究了。

  牟:学校每年发布智库研究课题并向全校发标,然后鼓励全校申报,好的就立项,给研究资助,研究完的成果学校可以通过渠道报送有关领导和政府部门。

  牟:理想时间提前半年就开始。一个月时间论证,交上来之后又一个月遴选,然后一个月预发布,大家报完之后一个月截止,再整理就完成了。

  王:您觉得未来10年在智库发展上哪些东西会更容易结合我们学院特点同时又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牟:我觉得依靠数智化手段设计全域旅游(文旅体融合发展)线路和再现场景应该是你们学校的强项和未来发展空间。这个巨大工程也能把你们所有的专业统合起来发挥作用,例如,查海遗址巨龙文化文旅线和场景,新乐遗址玄鸟文化的文旅场景,红山遗址文化文旅线路(包括内蒙和辽宁),辽金文化文旅线路,清前文化文旅线路,高句丽山城遗址线路,抗联红色文化文旅线路,等等,都应该梳理设计出一条沉浸式的文旅体融合旅游线路和场景。目前这个项目还没有人做呢。

  牟:那太好了,还要看做的是什么内容,怎么切入。根据你们的特长可以做新时代六地的宣传画、宣传短片、短视频、沉浸式场景再现、元宇宙再现,等等,目前缺少这样的宣传设计! “新六地”是目标,是理想,你们可以通过AI、动漫或者其他形式,各种形式和版本,例如纪录片版本,动漫版本等做厚重一点的、具有国际传播价值的片子。

  王:其实我们这么多老师这么多的资源很想做事,今天能不能再给大家提供一些这方面的思路。

  牟:以上谈到的一些设计你们特长专业的智库研究领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城市规划设计、园林美化、美丽乡村建设,服装设计、数字化设计,或者是乡村振兴,宣传红色文化,宣传中国文化、民族历史背景和文化,宣传我们当今“新六地”以及新时代一些自主创新成就,都可以成为老师的智库选题方向,你们学校的空间领域太大了,要做的事没法限定的。发挥好大家的主动性多维度开展智库研究,以独特的专业技能服务社会需要,“鲁美”的智库实践已经证明你们对社会各个领域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

返回列表
+ 微信号:wzh4738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