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下旬,2022年度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张登松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半个月后,他像往常一样打开电子邮箱,一封意料之外的邮件映入眼帘,通知他已入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自己的工作能得到国内和国际同行的认可,这是一个科研人员最欣慰的时刻。”他对《中国科学报》说。
在张登松的履历里,“高被引”是个频繁出现的词汇:2018年起连续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2020年起连续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科睿唯安)。但对他来说,比引用数字更重要的,是看到自己的成果真正为更多人所应用,为国际同行所认可。
张登松此次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的项目,名为《钢铁行业复杂工况烟气深度净化脱硝关键技术及应用》。
钢铁行业是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重要的排放源,怎么来实现脱硝降碳,是当前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和难点。氨选择性催化还原是目前最有效的烟气脱硝技术,但在现实场景中,由于炉窑排放的烟气成分很复杂,其中一些特殊成分可能降低催化剂的净化效率,甚至让催化剂中毒失活。
如何“保护”催化剂,提升催化剂在实际烟气净化中的寿命,是张登松迄今最有一定的影响力的科研成果之一。
2012年,他提出了“保护位”的概念。“什么是保护位?”他说,“简单来说,就是给催化剂雇上保镖。通过构筑保护位,就能把使催化剂中毒的物质‘拉扯’过来,保护发生反应的活性位不受影响。”
在这次的获奖项目中,他们就是构筑了稀土和硫酸根活性保护位,明显提高了催化剂抗二氧化硫和金属离子中毒的能力。包括“保护位”在内的一系列技术成功应用于全球最大的宝钢湛江球团烟气脱硝工程。
在张登松发表的数十篇高被引学术论文中,至少有三分之一是有关“保护位”理论和技术的。
“最初,我只是在个别案例中发现了这个有趣的现象。谁能想到,在后来的很多年里,我们一步步证明了这个理论,揭示了它的机理,然后发现这个理念还可以推广到更多不同的领域,应用在更多的场景中,现在还形成了成熟的技术,申请了多项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张登松笑道,“这就是应用基础研究的魅力:你从一个很小的起点出发,渐渐地能够改变很多事情。”
基础研究是科学技术创新的源头。但毋庸置疑,很多基础研究是在实验室的理想状态下开展的。因此很多发表在论文中的成果,一旦走入实际场景,常常就显得“水土不服”。
“如果你研究鹿,就不能只研究鹿。因为你不了解草的变化、狼的变化,就无法准确预测鹿群的增长或衰落。”张登松打着比方,“我们提出的‘保护位’理念,就像是在充分考量过狼的存在和习性后,有效地对鹿做出了保护。”
对张登松来说,他最开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科研成果被证明有用。曾经有同行学者说,只要他的论文一上线,就一定会去读,因为“你的论文都有用”。
2013年左右,雾霾在国内大规模爆发。国家为治理雾霾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张登松意识到,他从博士期间就开始从事的研究,有了用武之地。
非电行业排放的烟气中,含有大量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气体,它们会引起光化学烟雾,并加速灰霾的形成。此时人们亟需优质的脱硝催化剂,来减少氮氧化物气体的排放。
“当时我们的祖国没有自己生产的脱硝催化剂,全靠进口。这个进口催化剂的价格是多少呢?刚开始每立方米十几万元!”张登松说,“后来,我们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发出了新型脱硝催化剂,把成本降低到接近每立方米两三万元,甚至有些行业更便宜,这些技术也催生了一批本土企业。再加上我们应用了保护位技术,极大的提升了催化剂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在市场上表现优越,目前一些国外企业也开始联系我们寻求合作。”
这些年,我国的雾霾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看着头顶蔚蓝的晴空,他说:“这就是最有意义的地方——我们真的为大气污染治理做了一点事情。”
张登松一路走来,一直是“上大人”。他从本科便就读于上海大学,之后保送读研,保送读博,一直都没离开这个校园。
张登松是那种比较活跃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学习分析化学专业的他,就开始参与老师在环保局的研究项目。作为学生会主席,他也积极与校外企业联系,后来还接触到一些企业委托的课题。
研究生期间,他的导师与联合利华、依视路等国际有名的公司都有合作伙伴关系。在导师指导下,初出茅庐的张登松为这一些企业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博士毕业后,他来到法国依视路集团上大联合研发中心工作了多年,接受了系统的海外培训。
“这些经历,让我很早就对企业的实际的需求非常敏感。独立开展研究工作后,我与企业研发部门的对话也很通畅。”张登松说,“因为我明白他们需要我做什么,我也能很快地切入到问题的要点。”
早期他与依视路、巴斯夫等外资企业的合作比较多。近年来,他响应“把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号召,积极与上海瀚昱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企业组织合作。
“荣誉和奖励都是过眼云烟,我们这个团队的特色和梦想,还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解决很多问题。”张登松说。